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報紙和書本會因為網路的出現而消失嗎?
我們會因為閱讀太多網路文章而變笨嗎?
網路會造成人的疏離、冷漠、不擅長社交嗎?

每當一種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出現時,一定都會浮現很多恐慌。網路普及全世界至今,並不超過三十年,但是已經深深改變整個世界的樣貌。對於網路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人際互動、資訊交流甚至產業型態,已經開始有人進行初步的探索,例如這位撰寫《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的老兄。



本書作者尼克‧比爾頓
 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是《紐約時報》的整合設計編輯、Bits部落格的記者,並且負責多項研究計畫。從小就是個科技怪咖,擁有最早問世的掌上型電玩,迫不及待的想擁有每一種剛出爐的數位新玩意,包括很難使用的電子書閱讀器之類。對這個活在未來的人來說,重點並不是擔憂新科技造成的問題,而是了解趨勢並開創新契機。以下就是我個人選擇整理出來的幾個重點和心得,除了引述書中內容之外,不代表作者立場。

網路造成免費下載容易、盜版猖獗,對影音產業有負面影響……嗎

關於這個問題,尼克從他個人以及朋友的經驗歸納,如果買了某張CD,發現好聽的歌只有兩三首,其他都是爛歌,就會覺得自己上當了,因而刻意上網偷這位歌手的歌來平衡自己花的冤枉錢。所以公司在批評消費者的悖德之前,應該先檢討自己的產品。

另一個經常被討論的問題就是,如果一切影音資訊都能在網路免費取得,誰還會花錢買呢?尼克認為消費者願意花錢購買「即時性」和「經驗」。

什麼是「即時性」呢?例如某部超級強片,DVD須等院線下片後四個月才能發行,沒辦法讓你先睹為快。可是現在的消費者可不是有耐性的,如果公司想用這種方式保障電影院的收入而不願即時把DVD賣給消費者,等不及的影迷會自己想辦法弄個免費版本來看。

早之如此,何必當初?是公司不賺這筆錢的,不是消費者賊性難改唷!

「經驗」,就是指美好的觀影經驗,例如以舒適卻不雅觀的姿勢躺在沙發上、隨時可以按暫停、精采處還可以倒轉回味。而消費者衡量是否購買的因素則是「價格」和「品質」。現在有些影音公司開始學會這套方法,他們把畫質較差的電影片段節錄到點閱率驚人的YouTube,不但省下可觀的廣告費,又非常有效。當然,這也會造成消費者的預期付出金額降低。可是相對來說,行銷宣傳上的成本會降得更低,對公司其實有益無害。


圖片來源:www.toctweets.com/who/jasonboog.html
 網路真的會讓人變笨嗎

告訴大家一件課本沒有教的事實:蘇格拉底反對文字。當時,希臘文字剛發明不久,可以紀錄大量的資訊。在沒有文字之前,人們會把長篇的史詩一字不差的背誦起來,像荷馬那樣。不難想像蘇格拉底反對文字的理由,就是文字讓人失去記憶。希臘聞名遐邇的記憶術或許因此失傳,但是文字讓大腦不用花那麼多空間去記憶,就會發展出其他的功能,也推動文明走上不同的方向。
面對改變的焦慮反應是正常的,歷史上不乏類似的案例:火車剛出現時,就有某位備受尊重的教授寫了一本書叫做「論鐵路與其他精神系統傷害」。當時有一種論調是「如果搭乘速度超過每小時三十公里的火車,將會令人窒息」!更不用說對農作物和牲畜會造成多少災難了。

同樣的,留聲機剛問世的時候,《紐約時報》就警告人們:「演說者將不再要求聽眾到公會堂來見他,而是將演講裝進一夸脫容量的瓶子販售……倘若留聲機果真具有其發明者所聲稱的功能,那麼書籍的製作與閱讀都將被淘汰……如果某個技巧嫻熟的朗誦演員只須在留聲機前大聲複誦艾略特的某本小說,我們便能毫不費力的聆聽,那大家何必學習閱讀呢?……未來的小孩有福了,他們永遠不必學習字母,也不用努力對付拼寫課本……」

這些論調多麼似曾相識啊!

對應到今日的網路與學童閱讀能力降低同時出現,尼克認為,網路上流傳的文字量相當多,絕對不會剝奪任何閱讀文字的機會。他引用了一項研究:閱讀書本時,腦部的語言、閱讀、記憶和視覺能力部分會受到刺激;然而閱讀網頁時,除了上述大腦區域的活化之外,也同時會活化進行決策、複雜推理、視覺偵測的區域。也就是說,看網路的時候,大腦反而更忙碌,受到更多刺激。因為我們需要判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花時間閱讀,或者關掉討厭的廣告彈出視窗,同時回應來自msn和facebook的朋友訊息。大腦活化的意思用白話文解釋,就是會更聰明。

這種習慣跟過去專心坐在書桌前的閱讀方式南轅北轍。不同的媒體出現,我們的大腦就會學習去適應改變。科學家認為,在演化上,幾千年來的人腦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人類並沒有被文明的變化與多樣化嚇死。把一個三千年前的人類抓到現在的時空,放在紐約市中心,一開始他會被人潮和車陣嚇壞,但是兩星期之後,他就會習慣這樣的生活和環境了。

跟閱讀對應的,就是現在許多有識之士很詬病的寫作能力。火星文的出現讓國立編譯館和教育部很困擾,可是這並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只要有網路存在,就一定有人發明網路上專用的辭彙和語法。現在已有些最近十年來因為網路而出現的辭彙被編入字典,包括google、spyware、hacktivism、uninstall、texting等等。文字語言本來就是一直在改變中,這些現象當都是正常的。但是請放心,沒有人會笨到在國家高考的作文裡面使用火星文。

網路真的會造成疏離、社交能力退化嗎

就是因為人總是有社交的需要,才會發明火星文和那麼多表情符號。在電腦尚未有視訊之前,對著毫無表情的螢幕,我們需要傳達更多的情緒、更多無法以言語傳達的東西,這些符號才被發明出來。這就是網路沒有阻礙社交需求的證據。

而且,社群網站的蓬勃發展,正是奠基於人際互動。我們交朋友的方式改變了,管道不同了,但是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社交上的退縮與缺乏技巧是網路造成的。

過去我們的朋友圈選擇有限,受地域、工作、經驗的限制。現在卻能透過網路認識各種和自己非常不同的人,其中很多都是在網路出現以前,或許根本不可能有機會互動的人,例如公車司機與工廠作業員、學校老師與廣告企劃、銀行經理與小劇場演員……網路只是現代社會中為了交流需要而產生的諸多管道之一,而且是個充滿廣大可能性的管道,就這方面來說,網路反而是在打破許多傳統上的社交限制。

最近許多國際新聞,更是讓這個論點不攻自破。去年九月的伊朗選舉暴動,推特和臉書的訊息傳遍歐洲的伊斯蘭社群,隨後才被BBC等媒體注意到。推特與臉書的運作都是靠朋友啊。最近發生的突尼西亞、埃及暴動,群眾能夠如此快速一致的集結,也是社群網站的功勞。

最後說個個人經驗吧。國中的時候有幾個死黨,當初畢業之前,有人要出國、有人要遠赴外地讀書,那時我們苦苦約定要每個月寫一封信、每年的聖誕節和生日要寄卡片……但是生活總會改變,慢慢就失聯了。偶爾想起過去的好友,會感到惆悵,不知何時才相聚。沒想到臉書竟然就是讓我們再度聯繫的媒介。有熱心的朋友透過網路搜尋我們這些同學的資料,把大家重新聚集在一起。現在可以隨時看到他們的動態,隨時講講話,茫茫大海已經阻隔不了我們了。

重點不是工具,是人心。要怎樣使用新科技和新工具,關乎我們抱著怎樣的態度和心情。

還有些沒提到的問題……

講了許多這本書的心得,當然不可能完全沒有疑慮。一本書不可能包山包海,還是有些作者沒有提出或者沒有後續延伸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使用網路雖然不會讓人變笨,卻真的會使閱讀專注力降低,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朋友一樣。閱讀長篇著作除了需要專注力,還需要視覺、聽覺等各方面的想像力,以及組織能力。這都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目前我們不知道這些在網路閱讀中成長的世代,對長篇閱讀的能力如何,但是有個現象是肯定的:小朋友愈來愈需要更強烈的刺激。沒有色彩、沒有音效的長篇小說,是否會讓他們不耐煩,無法培養比較深度的閱讀能力呢?是否閱讀長篇著作的能力會像古希臘的記憶術,成為失傳的絕技?

針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在家教學生的身上實驗過。有那麼幾個只看漫畫和動畫的小學生,他們會習慣性的只看書中圖片,由於閱讀能力不好,也不太能了解圖片旁邊的敘述。有些人一開始會排斥沒有圖片的書,但是只要內容更吸引他,並且要不斷丟問題讓他思考書中的文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引導他去建構自己的想像,還是可以成功的。

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我認為兒童閱讀能力降低的罪魁禍首不是網路,是缺乏適度的引導。最讓人好氣又好笑的就是家長自己不看書,卻抱怨小孩不閱讀。

尼克也提到這個問題,不過他是完全樂觀的。基本上,他認為如果文字可以跟其他的媒體方式取得平衡,讓大腦的學習工具更多樣化。例如以在愛因斯坦傳記中加入人像互動程式,跟讀者討論相對論,或者在介紹戰爭的書中加入虛擬程式,讓讀者身歷其境的上戰場等。這確實是個好點子,但是也產生了第二個問題:敘述與建構知識的權力被壟斷

簡單舉個例子說明我想說的。假設有一本書要介紹1949年的台灣,要怎樣呈現當時的生活?不同族群的視角和想法?要怎樣去敘述接下來發生的種種?這個問題現在就已經存在了,呈現歷史的方式總是難以避免政治干預。圖像的影響力比文字更大,我們心目中的災難景象、對某些都市的印象、對某些族群的印象,經常是電影塑造的。掌握了製造圖像的工具,就是人們腦中植入意象的決定者。
圖像深刻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概念

作者也提到新聞媒體的改變,這些新聞的網站都增加了讓民眾互動與發表意見的機會,民眾開始擁有發言權,以及決定頭條新聞的權力。聽起來很美好,是吧?台灣某新聞頻道就經常出播報網路十大票選新聞,真是名副其實的為人民服務。但是這也是新聞媒體經常被人咒罵和瞧不起的理由。播報商家的便宜促銷或招牌菜,跟報導農村活化條例對農村實質上的傷害,哪一種才是真正為人民的利益著想?

如果任何人都能決定十大重點新聞,那麼新聞就絕對不是專業了。就如作者所說,人們已經不再被專業牽著鼻子走。但是反過來說,新聞專業是否果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現在就已經看到逐漸嚴重的問題,科技讓人能夠即時回應,但是民主跟民粹只有危險的一線之隔。當科技成為敘述的重點媒材,對科技較缺乏掌握力的階層和群體就會被消音。我們就會聽不見窮人的聲音,看不見錯誤政策造成大片被財團收購的農地,淹沒在不斷刺激消費的花邊新聞裡,感受不到糧食自給率低落的台灣即將面臨的大災難。

總之,網路開啟了公民對話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階級限制與公民素養不足而走向民粹。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如此便捷的時代,只願我們的意識覺醒與人性關懷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這本書還有許多細節沒辦法介紹,尤其本人非常主觀,對自己沒興趣或看不懂的部分一概跳過,還是請大家自己去瞧瞧吧,一定會有不同的心得。一本好書不會要你完全贊同它,而是刺激更多的想法和對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